導讀:本文將告訴你,寫作一篇出色的學術論文需要具備哪些要點。
學術研究的四個特點
我在英國讀碩士期間,每一篇論文寫作,包括碩士畢業(yè)論文的寫作都是有質量保證的。雖然在寫作的過程中仍然充滿了身體勞作之苦,但是我的精神始終是愉悅的。
很多在海外繼續(xù)深造的研究生在論文寫作這一塊兒困難重重,甚至有中途退出研究的情況發(fā)生??赡艿囊粋€原因,就是他們對于西方的學術體系中學術論文寫作的要點,缺乏清晰的認識與足夠的實踐。
我在英國正式開始讀碩士研究生之前,花了半年時間在諾丁漢大學學習學術英文,也就是Academic English,那半年對于學術英文的學習和實踐使我終身受益。老師主要教我們寫學術論文的方法。今天我就綜合自己進一步的研究,一起分享給你。
學術論文的寫作要點有Validity、Reliability、Continuity和Universality。也就是學術論文的正確性、可靠性、可持續(xù)性和普適性。
一、增強研究的正確性:
首先是Validity,也就是正確性。
在正式寫論文前要向導師提交一個Proposal,也就是論文提案,用意是獲得導師對你論文正確性的認可。提案中會呈現(xiàn)你的論文要研究的核心課題、論文的結構框架,以及每一部分的邏輯關系。
如果你的提案中展現(xiàn)的論文各部分邏輯關系有漏洞,甚至只是邏輯有些弱,你的導師就會讓你重新提交一份Proposal,以確保整篇論文的Validity,也就是正確性。當獲得了導師的認可后,你才可以逐步地展開論文的表述。
雖然不像學術論文的寫作需要如此的嚴謹,但是我們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做研究的時候,也很可能會在一開始就陷入誤區(qū)。雖說研究中的主動性非常重要,但也請你記得,在研究的套路中少不了與高手探討,跟行家請教,這樣做就是為了增強我們研究的正確性。
二、關注研究的可靠性:
論文寫作要注意的第二個方面是Reliability,可靠性。
你的論文在寫作的過程中必伴隨著大量的閱讀和分析,每一篇正規(guī)的學術論文,無論長短,在論文后面都會有一個Reference List,也就是參考資料列表。你說我的論文可不可以不參照別人的書目或資料,單憑自己的主觀表達來論述呢?對不起,不可以。
如果你單憑自己的主觀表達進行論述,那你的論文的Reliability不是弱的問題,是根本沒有。也就是說,在學術體系當中,你不被允許進行主觀表達。
什么叫可靠性?可靠性就是你說的話得有出處。在生活中我們當然可以隨意地說些自己的想法,但是在學術體系中,你在論文的寫作中,幾乎每一句話都要有出處。不能只是你自己的想法,而要引用別人的話。
引用到什么程度呢?
我給你舉個例子:比如你在你的論文中要寫一句話,這句話是誰說的,哪年說的,在哪本書或是期刊或是什么其他的資料中說的,在那本書的哪一個版本的哪一頁說的,你都要寫清楚。所以我們經??吹揭黄獙W術論文的幾乎每一句話后面都會給一個這樣的出處信息。
你可能會疑惑,如果是這樣的話,那還叫我們寫什么論文啊,去看他們的啊。即便如此,你做的工作也不可以被抹煞,你做的工作就是把相關課題的學術信息搜集整理起來。
事實上,論文的寫作,講究的是借力打力。因為在龐大的學術體系中,任何一個人都是微不足道的,你要將學術體系的某一個微小的分支進行那么一點點的發(fā)展,必須有扎實的根基。這個根基,就是你要有大量的學術閱讀,以獲得一個學術的背景。
在西方的學術體系中,本科生只是學習,很少研究。因為到了碩士,才叫研究生。跟博士研究生比起來,碩士研究生是更加不能擅自表達自己的觀點的,因為你只是一個碩士研究生。
碩士研究生的本分,就是把別人的學術觀點研究一番,掌握了研究的方法就可以了。表達觀點,那是博士研究生才可以干的事。
基于這種可靠性的要求,我們是不是就完全不能表達自己的觀點呢?其實不是,但是要注意分寸。
跨界學習高手:許岑
我在英國學習學術寫作的時候,老師一開始就跟我們說,在學術論文中,是絕對不可以出現(xiàn)“I”這個詞的,就是中文里的“我”。你絕對不可以說“I think”或“I believe”之類的話。如果你這么寫,那么你的導師很可能會問你,“你是誰?”
事實上,你基于大量的學術閱讀,把符合或者說適合你要表達的觀點的內容引用出來,也就相當于我們表達了自己的觀點。這就是我之前說的借力打力。
除了寫學術論文,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的研究中關注可靠性有什么好處呢?這樣做會使我們隨時保持警惕,當我們看到某條信息的時候,如果不是“有據(jù)可查”的,我們可以對其持懷疑態(tài)度。
尤其在網上,謠言和不實信息無處不在。同時,我們也被提醒,說話和表達觀點的時候,最好時時處處給出信息來源,以增強說服力。
三、持續(xù)觀察趨勢變化:
論文寫作的第三個要點,就是你的論文寫作要考慮到可持續(xù)性,就是那個Continuity。
什么叫論文的可持續(xù)性?我們閱讀很多經濟學和傳媒學的學術論文,那些論文都是幾十年前上百年前的學者寫的,放在今天仍然有很強的Validity,還記得這個詞嗎,就是正確性。這就是論文具有一個很好的Continuity。
但如果我們兩年前寫了一篇論文,兩年后的今天看起來這篇論文就站不住腳了,那這篇論文的Continuity,可持續(xù)性就很差。
傳媒研究學者馬歇爾•麥克盧漢(Marshall McLuhan)在1960年代的學術書籍中提出Global Village,也就是“地球村”這個概念。
放在今天看,這個概念已經變成了現(xiàn)實,他的學術觀點經歷了五六十年來到今天,正確性仍然不容置疑。也就是說他的學術觀點具有Continuity,可持續(xù)性是非常強的。
我從英國留學回來之后,曾經從事的一份工作是對想要出國留學的學生提供留學咨詢服務。很多學生因為對于國外的學術環(huán)境不了解,對各個大學的專業(yè)強項也完全沒有概念,往往會基于一份當年最新的大學排名或專業(yè)排名進行判斷。
在他們的判斷過程中,我就為他們指出,單看當年的排名是不夠科學的判斷手法,還要看在過去的年份中排名的變化趨勢。
如果一所大學的某個專業(yè)排名雖然在當年還沒有排進前十,但是在過去的十幾年里,它的排名一直是穩(wěn)步上升的,那么我相信它仍然是一個好的選擇。當然我們還要對它進一步地研究。這就是研究可持續(xù)性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的應用。
四、研究的普適性:
最后來到論文寫作的第四個要點,就是你的論文寫作要顧及到Universality普適性。
像我們剛剛提到的Marshall McLuhan在1960年代給出的Global Village(地球村)的概念,普適性也非常強。地球村,整個地球都包括了。當然,這個普適性的評判可能不適用于所有論文,有些論文研究的就不是普適的對象。
比如有的學者做的就是地域研究,研究的就是那一塊地方,普適性的標準就不再適合去評判這種學術論文的高度了。
但是無論如何,普適性差的論文,在正確性、可靠性和可持續(xù)性處在同樣的程度下,在整個學術體系中,其重要性可能是不如普適性強的論文的,其中一個原因是普適性差的論文被引用的次數(shù),比不過普適性強的論文被引用的次數(shù)。
我們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所做的研究,大多是個性化的,憑個人興趣和要解決的問題而做的研究。學術論文寫作中的普適性,可能就不是我們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做研究需要考量的標準。
此外,請允許我在這里表述一個事實,那就是我在英國讀碩士的時候,我的碩士畢業(yè)論文成績比很多英國同學都高。你看在西方的學術體系中,寫學術論文當然是要用英文寫作。
但是這種寫作不是考察你對于英文本身的運用能力,英文本身只是你做學術研究的工具。寫學術論文考察的終究還是你對研究方法的掌握,也可以直白地說就是研究能力。
當我掌握了學術英文的寫作方式和表達規(guī)范,我的論文如果正確性、可靠性、可持續(xù)性和普適性都比一些英國同學的論文好,那我的論文成績就會比他們高。當然,我要感謝我的碩士畢業(yè)論文導師,沒有他的指導與幫助,單憑我自己是寫不出那么漂亮的學術論文的。
掌握英文才能做深入研究
最后,我給你的建議是,要想做學術研究,或者哪怕是將一般性研究做得深入,你還是要掌握英文。記得我們之前說的,學術研究本身就要求基于大量的文本和資料研究,它的正確性、可靠性也與你是否能把握最前沿、最有代表性的文獻相關。
因此,在西方學術體系還處于發(fā)達地位的今天,如果你不懂英文,就可能錯過不少前沿和有代表性的觀點,影響更深入的研究。
如果學習英文是為了深入地做研究,最重要的是能看懂英文資料。其實簡單來講,對我們的要求就是詞匯量。所以你應該從大量地積累學術詞匯開始學習英文。英文學術詞匯大量出現(xiàn)在GRE考試當中,GRE考試就是北美研究生入學考試。
但我不會建議你直接去背GRE詞匯書。因為雖然說詞匯的難度是不分級別的,但是背了一些跟自己要研究的領域不相關的詞匯,你也記不住。
我在《如何成為有效學習的高手》這門課中講過,要去到哪里,就從哪里開始。如果你正想研究什么,發(fā)現(xiàn)有一些英文資料看不懂,你應該直接硬著頭皮去看跟你的研究領域緊密相關的英文資料,邊看邊學習其中的陌生詞匯,在這個環(huán)境中你才能記得住那些詞匯。
只有直接上手接觸你以為最后才要接觸的東西,你才會有一種極強的成就感,才能堅持下來。一方面在研究中讓你隨時隨地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;另一方面,這樣做也不會影響你隨時隨地進入研究的狀態(tài)。
你只要翻來覆去地在你要研究的領域中接觸那些英文資料,一段時間之后,你再看一篇新的英文資料,應該就不會那么困難了。
這門課講到這里,我已經為你說明了研究到底要干什么,怎么完成一套獨立、完整、可以獲得靠譜成果的研究行動。這是我最后送給你的臨別贈言:
“一個具有研究能力的人,才會把事情做好。同時,他獲得新機會的可能性要大一點,因為他會不停地去發(fā)現(xiàn)。”